






孔子的得意门生在一个餐会上为孔子和其他同学准备午餐。他把煮好了的白米饭放在桌子上备用。但正巧屋檐上端有两只老鼠在追逐游戏,结果梁上的粉灰都掉到了 白米饭上头。他急得要命,心想该怎么办,再煮过得花上更多时间,老师和同学们都会饿坏的,可是把刚煮好的白米饭丢掉又觉得太浪费了,对不起自己的良心,所 以就想了个方法,他把白米饭上头沾有粉灰的部分吃下肚,深怕孔子和其他同学吃了会肚子不适,其余比较没沾着的部分就把它抹平了做准备。可就在他忙着吃掉有 粉灰的白饭和抹平其余白饭的举动时,孔子想走进来看看他的门生准备如何。
当孔子看到他的得意门生竟然自己先扒饭吃再抹平的时候,心灰了,摇摇头说:“我怎么就没想到他这么不知书达礼丫?”但当下孔子并没上前指责他。孔子等到饭 后,其他学生都回家了,才正要转身质问他,学生也异口同声开口地说“刚才。。。”孔子就执意地让他的学生先说。于是学生把煮白米饭的经过发生一五一十地告 诉了孔子。
孔子这才暗想着,有时候我所看到的并非属实啊,这其中还包含了其他的隐忧,也庆幸自己让着学生先说出来,不然可就造成误会和之间产生的芥蒂了。要是我先说了学生再加以解释,他的理由可能也会让我产生猜疑和属实性哪~
愣了一会儿,孔子的学生毕恭毕敬的说:“老师,请问您想对学生说些什么呢?”孔子笑呵呵地说:“我想说地你已经解释清楚了,现在我也明白了。”
就是这样一个故事,我觉得很有道理,而且这种情况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,常常被忽略了。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看到的并非就是事情的真相,背后可能隐藏了 苦衷和因由,而我们看不到耳朵听到的也未必不是事实。自己的个人感觉有时候可能是对的可能是错的。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言语,耳朵听到的,肉眼看到的就把它评 论为事实。所以每个人都为着别人多想想,世界就快乐多多了。=)